各国CDM主管机构(附件一国家) | ||||||||||||||||||||||||||||||||||||||||||||
国家 授权CDM管理机构 联系方式 Federal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Environment and Water Management abteilung.54@bmlfuw.gv.at Foreign Affairs Richard Ballhorn (no email address supplied) , Director-Gener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fairs Bureau Canada′s CDM and JI office,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Division ( tara.preston@dfait-maeci.gc.ca ) , Acting Deputy-Director Danish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ddress:Strandgade 29,DK-1401 mst@mst.dk European Community Directorate General Environment Mr. Artur Runge-Metzger , Head of Unit C2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epartment for Development Policy Mr. Pekka Puustinen Mission Interministérielle de l′Effet de Serre 75007, M Philippe Meunier ( philippe.meunier@ecologie.gouv.fr )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Address:11055 Mr. Franzjosef Schafhausen, Mr. Thomas Forth Phone: (49-30)28 550-2350/2357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Territory, Department for Globa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nventions Mr. Corrado Clini ,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Department for Global Envi The Liaison Committe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shiba12f-35@kokushabu.net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limate Change Division Direction des Relations Extérieures, Coopér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Environnement et le Développement Monsieur Platini Swiss Agency for the Environment, Forests and Landscape (SAEFL), Economics and Climate Section Address:CH-3003 Mr. Yvan Keckeis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Ms. Sarah Hendry, ( dna@defra.gsi.gov.uk ) , Head of Global Atmosphere Division United 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Ms. Sarah Hendry, ( dna@defra.gsi.gov.uk ) , Head of Global Atmosphere Division
| ||||||||||||||||||||||||||||||||||||||||||||
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各国CDM主管机构(附件一国家)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须政策扶持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特别是美国的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消费者开始抛弃高油耗产品,转而追求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
面对消费环境及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各大汽车巨头也开始进行战略转变,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押宝新能源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各大汽车巨头发展新能源的强烈信号暴露无遗,众多汽车制造商不约而同地将更符合现在消费形势的“节能环保”作为最大卖点,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太阳能、生物燃料等环保车型成为主推产品,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亮相。
在通用汽车百年庆典之际,推出了雪佛兰电动车VOLT,并将于2010年推向市场。在上个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取消已经投资达20亿美元的大尺寸SUV研发项目,其目的之一正是节省资金,加紧VOLT的研发进度。通用(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VOLT最早将于2011年以量产车的形式登陆中国。
最早在混合动力领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丰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实行全范围出击的同时,加强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力求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先。
在VOLT即将量产的刺激下,丰田汽车宣布将在美国扩大混合动力产品普锐斯的产品线,在2010年之前推出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发展普锐斯之外的多个混合动力品牌。
2009年丰田与松下的合资公司松下EV能源公司将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型。对于欧洲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柴油车,丰田汽车也在加快研发的步伐。
由于落后于丰田和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已经明确绕过混合动力汽车而将纯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日产宣布将于2010年量产纯电动汽车,而三菱的电动车型i MiEV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而比亚迪在获得巴菲特入股后,电动车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比亚迪不久前宣布,F3DM日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内碰撞实验,并将于年底前上市。
中国的机会
和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差距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跨国巨头的差距明显小很多。在跨国汽车巨头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际,我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麦肯锡在上个月底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应该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不是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几年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汽车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扮演领导者角色。
针对国家对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有关部门官员曾称,国家不会明确地支持哪条路径,而是看哪条走得快就支持哪条。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目前,奇瑞、长安、吉利、一汽等公司都计划近期上市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尽快实现产业化。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总监任勇表示,我国现在还处在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案很多,但从技术上来说成熟度还不高,难度比较大。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现在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他表示,长安汽车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果有支持政策出台,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的资源。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特别是美国的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消费者开始抛弃高油耗产品,转而追求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
面对消费环境及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各大汽车巨头也开始进行战略转变,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押宝新能源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各大汽车巨头发展新能源的强烈信号暴露无遗,众多汽车制造商不约而同地将更符合现在消费形势的“节能环保”作为最大卖点,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太阳能、生物燃料等环保车型成为主推产品,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亮相。
在通用汽车百年庆典之际,推出了雪佛兰电动车VOLT,并将于2010年推向市场。在上个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取消已经投资达20亿美元的大尺寸SUV研发项目,其目的之一正是节省资金,加紧VOLT的研发进度。通用(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VOLT最早将于2011年以量产车的形式登陆中国。
最早在混合动力领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丰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实行全范围出击的同时,加强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力求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先。
在VOLT即将量产的刺激下,丰田汽车宣布将在美国扩大混合动力产品普锐斯的产品线,在2010年之前推出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发展普锐斯之外的多个混合动力品牌。
2009年丰田与松下的合资公司松下EV能源公司将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型。对于欧洲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柴油车,丰田汽车也在加快研发的步伐。
由于落后于丰田和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已经明确绕过混合动力汽车而将纯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日产宣布将于2010年量产纯电动汽车,而三菱的电动车型i MiEV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而比亚迪在获得巴菲特入股后,电动车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比亚迪不久前宣布,F3DM日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内碰撞实验,并将于年底前上市。
中国的机会
和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差距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跨国巨头的差距明显小很多。在跨国汽车巨头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际,我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麦肯锡在上个月底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应该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不是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几年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汽车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扮演领导者角色。
针对国家对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有关部门官员曾称,国家不会明确地支持哪条路径,而是看哪条走得快就支持哪条。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目前,奇瑞、长安、吉利、一汽等公司都计划近期上市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尽快实现产业化。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总监任勇表示,我国现在还处在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案很多,但从技术上来说成熟度还不高,难度比较大。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现在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他表示,长安汽车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果有支持政策出台,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的资源。
新能源汽车发展亟须政策扶持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特别是美国的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消费者开始抛弃高油耗产品,转而追求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
面对消费环境及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各大汽车巨头也开始进行战略转变,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押宝新能源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各大汽车巨头发展新能源的强烈信号暴露无遗,众多汽车制造商不约而同地将更符合现在消费形势的“节能环保”作为最大卖点,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太阳能、生物燃料等环保车型成为主推产品,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亮相。
在通用汽车百年庆典之际,推出了雪佛兰电动车VOLT,并将于2010年推向市场。在上个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取消已经投资达20亿美元的大尺寸SUV研发项目,其目的之一正是节省资金,加紧VOLT的研发进度。通用(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VOLT最早将于2011年以量产车的形式登陆中国。
最早在混合动力领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丰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实行全范围出击的同时,加强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力求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先。
在VOLT即将量产的刺激下,丰田汽车宣布将在美国扩大混合动力产品普锐斯的产品线,在2010年之前推出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发展普锐斯之外的多个混合动力品牌。
2009年丰田与松下的合资公司松下EV能源公司将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型。对于欧洲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柴油车,丰田汽车也在加快研发的步伐。
由于落后于丰田和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已经明确绕过混合动力汽车而将纯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日产宣布将于2010年量产纯电动汽车,而三菱的电动车型i MiEV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而比亚迪在获得巴菲特入股后,电动车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比亚迪不久前宣布,F3DM日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内碰撞实验,并将于年底前上市。
中国的机会
和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差距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跨国巨头的差距明显小很多。在跨国汽车巨头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际,我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麦肯锡在上个月底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应该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不是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几年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汽车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扮演领导者角色。
针对国家对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有关部门官员曾称,国家不会明确地支持哪条路径,而是看哪条走得快就支持哪条。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目前,奇瑞、长安、吉利、一汽等公司都计划近期上市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尽快实现产业化。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总监任勇表示,我国现在还处在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案很多,但从技术上来说成熟度还不高,难度比较大。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现在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他表示,长安汽车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果有支持政策出台,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的资源。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行业特别是美国的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消费者开始抛弃高油耗产品,转而追求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
面对消费环境及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各大汽车巨头也开始进行战略转变,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押宝新能源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各大汽车巨头发展新能源的强烈信号暴露无遗,众多汽车制造商不约而同地将更符合现在消费形势的“节能环保”作为最大卖点,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太阳能、生物燃料等环保车型成为主推产品,几乎每个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混合动力产品亮相。
在通用汽车百年庆典之际,推出了雪佛兰电动车VOLT,并将于2010年推向市场。在上个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取消已经投资达20亿美元的大尺寸SUV研发项目,其目的之一正是节省资金,加紧VOLT的研发进度。通用(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VOLT最早将于2011年以量产车的形式登陆中国。
最早在混合动力领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丰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实行全范围出击的同时,加强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力求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先。
在VOLT即将量产的刺激下,丰田汽车宣布将在美国扩大混合动力产品普锐斯的产品线,在2010年之前推出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发展普锐斯之外的多个混合动力品牌。
2009年丰田与松下的合资公司松下EV能源公司将生产锂离子电池,用于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型。对于欧洲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柴油车,丰田汽车也在加快研发的步伐。
由于落后于丰田和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已经明确绕过混合动力汽车而将纯电动汽车作为研究方向,日产宣布将于2010年量产纯电动汽车,而三菱的电动车型i MiEV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而比亚迪在获得巴菲特入股后,电动车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比亚迪不久前宣布,F3DM日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内碰撞实验,并将于年底前上市。
中国的机会
和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差距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跨国巨头的差距明显小很多。在跨国汽车巨头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际,我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麦肯锡在上个月底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应该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不是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几年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那么中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汽车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扮演领导者角色。
针对国家对新能源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有关部门官员曾称,国家不会明确地支持哪条路径,而是看哪条走得快就支持哪条。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国家现在不宜出台政策去明确规定发展哪种新能源汽车,而应该让市场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目前,奇瑞、长安、吉利、一汽等公司都计划近期上市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尽快实现产业化。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总监任勇表示,我国现在还处在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案很多,但从技术上来说成熟度还不高,难度比较大。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现在新能源汽车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任勇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现在国家支持政策迟迟不出台,很多企业都处在观望之中。他表示,长安汽车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果有支持政策出台,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的资源。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规则
根据《马拉喀什协定》,在议定书所规定的第一个承诺期内(2008~2012),土地使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方面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仅限于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所谓造林,是指通过栽种、播种和/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子源,将至少有50年处于无林状态的地带转变为森林地带的直接由人类引起的活动。所谓再造林,是指在曾经有林,但被改为无林的地带通过栽种、播种和/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子源,将这种无林地带改变为森林地带的直接由人类引起的活动。就第一个承诺期而言,再造林活动将限为在1989年12月31日处于无林状态的地带上的再造林。附件一国家从这些项目中获得的信用额不能超过该国基年排放量的1%。
2003年12月举行的第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这个决定,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必须遵照与其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类似的模式和程序。但是,此类项目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相比,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包括:森林固碳的非持久性,固碳量的监测比较困难,不确定性较大,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显著等,适用此类项目的规则明显比适用能源项目的规则复杂,主要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1.项目边界
项目边界是对在项目参与者控制之下的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位置的描述。项目活动可以涵盖多个不连续的土地。
2.基准线
基准线指的是不存在该造林或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时项目边界内碳库中的碳存储量的变化总和。
项目的基准线应该基于具体项目,通过透明而且保守的方法来确定。在确定基准线的时候,需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国家和部门政策,例如历史上土地的使用、实践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计算基准线时,项目参与者可以选择不考虑项目边界内的一个或者多个碳库或者温室气体排放,只要能够提供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证明这种选择不会导致所计算的项目固碳效益的增加。
在确定基准线的过程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议者应该从下面的方法中选取最合适的一种:
• 可用的历史上或者现有的项目边界内碳库内碳存储量的改变;
• 一种经济上有吸引力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目边界内碳存储量的改变,考虑投资的障碍;
• 在项目开始时最有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目边界内碳存储量的改变。
3.计入期
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计入期有如下两种选择:
• 最长不超过20年,最多可更新两次。每一次更新的时候,都需要指定经营实体确认原来的基准线仍然可用,或者应用新数据对其进行了更新。
• 最长30年,不可更新。
4.非永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两种解决项目非永久性问题的方法:签发临时CER(temporary CER,TCER)或者长期CER(10ng—term CER,LCER),项目参与者需要从中选择一种。一旦选定.则在项目的整个计入期内应保持不变,包括可能的计人期更新。
tCERs不可以转移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签发所处的承诺期的下一个承诺期结束时自动失效。失效后的tCERs不能再转让。如果选择签发tCERs,则签发的数量等于与项目开始时相比,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增加的固碳量。如果tCER。被用于遵约目的,则其失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LCERs不可以延期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项目的减排计入期结束的时候会自动失效。失效后的CERs不能再转让。如果在5年之内,项目没有提交相应的核查报告或者所提交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的固碳量下降,那么就需要从已经签发的u==ERs中扣除相应数量的LJ:ERs。如果项目所提交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的固碳量增加,则需要签发增加数量的LCERs。如果LcERs被用于遵约目的,则其失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5.核查与核证
项目减排量的首次核查与核证可以在项目参与者选择的任何时间进行。此后一直到项目的减排计人期结束,核查与核证将每5年进行一次。核查将确定项目所带来的温室气体的减少量,并且通过包括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是否受到监控;确定项目的边界是否产生了变化,进而是否影响到土地的法定归属和获取项目所产生减排量的合法权利。同时,需要对项目的管理进行审查,以保证没有按照项目的最大碳吸收量来进行核查。
6.项目设计文件包含的内容
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件相比,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件中必须包括如下的额外内容:
• 描述项目所在区域内现在的环境状况,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态系统,以及可能存在的稀有或濒危物种和它们的习性;
• 关于项目所涉及土地的合法归属、获取所产生减排量的合法权利、当时土地占用和使用情况的描述;
• 所选择的碳库,以及必要的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
• 减少潜在泄漏的措施;
• 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对项目边界以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括项目对水文、土壤、火险和病虫害等影响的信息;
• 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包括对项目边界以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括项目对当地社区、土著人、土地使用、当地就业、食物生产、文化和宗教场所以及获取薪柴与其他森林产品等的影响的信息;
• 对潜在重大影响的监测和补救措施;
• 项目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包含一份监测计划,所应用的监测方法学必须包括采样和测量单个碳吸收库的温室气体吸收量的技术和方法的相关信息,并且保证项目减排量的核查不会基于项目的最大碳吸收量。
2003年12月举行的第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这个决定,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必须遵照与其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类似的模式和程序。但是,此类项目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相比,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包括:森林固碳的非持久性,固碳量的监测比较困难,不确定性较大,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显著等,适用此类项目的规则明显比适用能源项目的规则复杂,主要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1.项目边界
项目边界是对在项目参与者控制之下的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位置的描述。项目活动可以涵盖多个不连续的土地。
2.基准线
基准线指的是不存在该造林或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时项目边界内碳库中的碳存储量的变化总和。
项目的基准线应该基于具体项目,通过透明而且保守的方法来确定。在确定基准线的时候,需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国家和部门政策,例如历史上土地的使用、实践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计算基准线时,项目参与者可以选择不考虑项目边界内的一个或者多个碳库或者温室气体排放,只要能够提供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证明这种选择不会导致所计算的项目固碳效益的增加。
在确定基准线的过程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议者应该从下面的方法中选取最合适的一种:
• 可用的历史上或者现有的项目边界内碳库内碳存储量的改变;
• 一种经济上有吸引力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目边界内碳存储量的改变,考虑投资的障碍;
• 在项目开始时最有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目边界内碳存储量的改变。
3.计入期
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计入期有如下两种选择:
• 最长不超过20年,最多可更新两次。每一次更新的时候,都需要指定经营实体确认原来的基准线仍然可用,或者应用新数据对其进行了更新。
• 最长30年,不可更新。
4.非永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两种解决项目非永久性问题的方法:签发临时CER(temporary CER,TCER)或者长期CER(10ng—term CER,LCER),项目参与者需要从中选择一种。一旦选定.则在项目的整个计入期内应保持不变,包括可能的计人期更新。
tCERs不可以转移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签发所处的承诺期的下一个承诺期结束时自动失效。失效后的tCERs不能再转让。如果选择签发tCERs,则签发的数量等于与项目开始时相比,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增加的固碳量。如果tCER。被用于遵约目的,则其失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LCERs不可以延期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项目的减排计入期结束的时候会自动失效。失效后的CERs不能再转让。如果在5年之内,项目没有提交相应的核查报告或者所提交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的固碳量下降,那么就需要从已经签发的u==ERs中扣除相应数量的LJ:ERs。如果项目所提交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的固碳量增加,则需要签发增加数量的LCERs。如果LcERs被用于遵约目的,则其失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5.核查与核证
项目减排量的首次核查与核证可以在项目参与者选择的任何时间进行。此后一直到项目的减排计人期结束,核查与核证将每5年进行一次。核查将确定项目所带来的温室气体的减少量,并且通过包括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是否受到监控;确定项目的边界是否产生了变化,进而是否影响到土地的法定归属和获取项目所产生减排量的合法权利。同时,需要对项目的管理进行审查,以保证没有按照项目的最大碳吸收量来进行核查。
6.项目设计文件包含的内容
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件相比,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件中必须包括如下的额外内容:
• 描述项目所在区域内现在的环境状况,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态系统,以及可能存在的稀有或濒危物种和它们的习性;
• 关于项目所涉及土地的合法归属、获取所产生减排量的合法权利、当时土地占用和使用情况的描述;
• 所选择的碳库,以及必要的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
• 减少潜在泄漏的措施;
• 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对项目边界以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括项目对水文、土壤、火险和病虫害等影响的信息;
• 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包括对项目边界以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括项目对当地社区、土著人、土地使用、当地就业、食物生产、文化和宗教场所以及获取薪柴与其他森林产品等的影响的信息;
• 对潜在重大影响的监测和补救措施;
• 项目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包含一份监测计划,所应用的监测方法学必须包括采样和测量单个碳吸收库的温室气体吸收量的技术和方法的相关信息,并且保证项目减排量的核查不会基于项目的最大碳吸收量。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节能也需要标准化 上海将拟出台80余项节能标准
为了实现“到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的目标,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会同其他部门,通过3—4年的努力,研究和制(修)订包括节能省地型住宅、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在内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项目80余项,并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
这些节能标准,将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在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委目前已组织制定了230余项国家标准。上海也根据本市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编制了《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体系现行标准明细表》,涉及节能、节水、节材、废弃物转化利用、清洁生产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众多方面和领域的技术、管理、产品、能效以及能耗限制标准。
此外,上海还研究制定了一批地方标准,其中部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地方节能标准有46余项,包括节能管理、能效限定、节能产品、节水、节能评价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目前正在制定的地方标准有20多项。相关地方标准现已成为上海节能管理、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监测、能耗考核的技术依据。
根据节能减排工作的新需要,上海在去年发布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行动计划(2007-2010年)》,以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社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重点领域,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这些节能标准,将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在节能领域,国家标准委目前已组织制定了230余项国家标准。上海也根据本市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编制了《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体系现行标准明细表》,涉及节能、节水、节材、废弃物转化利用、清洁生产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众多方面和领域的技术、管理、产品、能效以及能耗限制标准。
此外,上海还研究制定了一批地方标准,其中部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地方节能标准有46余项,包括节能管理、能效限定、节能产品、节水、节能评价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目前正在制定的地方标准有20多项。相关地方标准现已成为上海节能管理、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监测、能耗考核的技术依据。
根据节能减排工作的新需要,上海在去年发布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行动计划(2007-2010年)》,以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社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重点领域,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我国出台太阳能玻璃行业标准
作为未来发展的绿色能源之一,太阳能技术近年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带动了太阳能电池玻璃行业的发展。这一太阳能利用与传统玻璃产业相结合的产品正成为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而对这一朝阳产业发展的规范也开始被业内所关注。
日前,国内首个太阳能行业标准《太阳用电池玻璃》,在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太阳电池玻璃行业标准审查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太阳能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志武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这一标准的制定会起到规范产业、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太阳能玻璃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传统资源的日渐短缺,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据统计,近十年来全球光伏电池年均增幅达41.3%,近五年的增幅达49.5%。另据国际太阳能咨询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兆瓦,较2006年增长56%,中国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
而作为光伏电池封装的必须材料,太阳能玻璃的需求与日俱增。周志武指出,太阳能玻璃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新型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应地,太阳能玻璃的应用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此外,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类建材,太阳能玻璃在住宅建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专业人士预测,今后十年,我国光伏产品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到2010年,世界光伏工程中的太阳能玻璃将达到30亿美元的产值,前景十分诱人。2006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介入光伏玻璃生产领域。由于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光伏组件的生产快速转移到我国,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平方米。
力争成为国家标准
我国太阳能玻璃近年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产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太阳能玻璃制造工厂也已逐步转移到中国。据了解,在核心技术层面,我国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尽管如此,周志武告诉记者,在前期的多晶硅技术方面,我国与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的产品质量和影响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他认为,该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对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让企业有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产品,以便改进管理,引进或开发更先进的技术。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参照,国内外相关企业一般自行制定标准用于生产控制或进货检验。
据介绍,标准中所说的材料方面,太阳电池用玻璃可以使用钢化或非钢化的压花玻璃和浮法玻璃。该标准还提出,太阳电池玻璃含铁量不得大于0.015%,可见光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5%,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0%。
周志武表示,条件成熟时该行业标准将寻求提升到更高的平台,力争成为国家标准。
日前,国内首个太阳能行业标准《太阳用电池玻璃》,在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太阳电池玻璃行业标准审查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太阳能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志武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这一标准的制定会起到规范产业、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太阳能玻璃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传统资源的日渐短缺,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据统计,近十年来全球光伏电池年均增幅达41.3%,近五年的增幅达49.5%。另据国际太阳能咨询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兆瓦,较2006年增长56%,中国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
而作为光伏电池封装的必须材料,太阳能玻璃的需求与日俱增。周志武指出,太阳能玻璃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新型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应地,太阳能玻璃的应用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此外,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类建材,太阳能玻璃在住宅建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专业人士预测,今后十年,我国光伏产品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到2010年,世界光伏工程中的太阳能玻璃将达到30亿美元的产值,前景十分诱人。2006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介入光伏玻璃生产领域。由于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光伏组件的生产快速转移到我国,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平方米。
力争成为国家标准
我国太阳能玻璃近年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产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太阳能玻璃制造工厂也已逐步转移到中国。据了解,在核心技术层面,我国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尽管如此,周志武告诉记者,在前期的多晶硅技术方面,我国与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的产品质量和影响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他认为,该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对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让企业有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产品,以便改进管理,引进或开发更先进的技术。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参照,国内外相关企业一般自行制定标准用于生产控制或进货检验。
据介绍,标准中所说的材料方面,太阳电池用玻璃可以使用钢化或非钢化的压花玻璃和浮法玻璃。该标准还提出,太阳电池玻璃含铁量不得大于0.015%,可见光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5%,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0%。
周志武表示,条件成熟时该行业标准将寻求提升到更高的平台,力争成为国家标准。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工信部官员:要统筹地方经济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
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2日在此间说,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统筹考虑地方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以利于中国经济较快平稳持续发展。
在“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周长益说,金融危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一是国家和政府可能将以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往后延迟;二是生产放缓,能源的需求会下降,能源的供需矛盾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缓和。如果把握不好,节能工作可能出现反弹;但把握好了,也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机遇。
他指出,中国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能源消耗和浪费现象比较突出,要通过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积极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周长益认为,地方上较前几年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虽有提高,但在确定重大发展战略以及重点目标时仍考虑较少。必须从认识上把地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发展。
此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还应积极建立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新建项目的节能环保准入制度、推进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公民素质等。
在“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周长益说,金融危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一是国家和政府可能将以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往后延迟;二是生产放缓,能源的需求会下降,能源的供需矛盾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缓和。如果把握不好,节能工作可能出现反弹;但把握好了,也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机遇。
他指出,中国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能源消耗和浪费现象比较突出,要通过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积极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周长益认为,地方上较前几年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虽有提高,但在确定重大发展战略以及重点目标时仍考虑较少。必须从认识上把地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发展。
此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还应积极建立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新建项目的节能环保准入制度、推进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公民素质等。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海东地区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硅铁为主的冶炼业等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全区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呈上升趋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面对这种形势,今后海东地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是否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作为思想解放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
首先要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小水泥、小钢铁、小硅铁等落后生产能力进行关、停、并、转。推进铁合金矿热炉大型化、密闭化、集中化、自动化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和回转窑生产能力的比例。今后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评和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和节能设施不配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坚决关闭。严肃查处超标排污企业,对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和偷排的行为,一经发现,从严处罚,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且限期内整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和项目,由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实行停贷、停电、停运等措施。对节能和环保审批监管不力和越权审批的,要追究具体责任人直到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对长期违规违法生产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在依法处罚企业的同时,追究当地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失职责任。
逐步提高各类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加强项目统计和信息管理,实行项目公告制度,制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积极争取国债和中央预算及中央财政资金,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节能环保能力建设。同时,要积极开展节约和替代能源、能量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重点产品节能和排污监测、监控等关键和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加强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矿废气等工业废物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列入全区的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要逐步搭建起相对完整的产业循环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循环流程体系,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互助、乐都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朝着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发展。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旅游、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水平,促进现代物流、通信和网络服务、科技服务以及工程咨询、资产评估、法律、会计、质量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大力推进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发展潜力、前景良好的农畜产品、果品、蔬菜保鲜等加工业,使之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定比重。各县和各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引导和推动资源型产业从单一开采、单一产品向延伸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可利用资源”的良性循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防止盲目性开发和低水平利用。鼓励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加快推进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实心粘土砖。鼓励和引导企业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逐步扩大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
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全面推进其他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控制全区能耗和排放总量。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重点抓好城镇商业建筑及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节能工作,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严格执行《海东地区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继续推进节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和节能型农业机械。全力推动党政机关、社会公共场所、商业和民用节能,重点抓好照明系统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应用高效节电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进一步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旱作农业技术,节约水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能源新途径,发展农村沼气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和建设步伐,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整合供热资源,推进节能减排。
面对这种形势,今后海东地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是否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作为思想解放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
首先要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小水泥、小钢铁、小硅铁等落后生产能力进行关、停、并、转。推进铁合金矿热炉大型化、密闭化、集中化、自动化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和回转窑生产能力的比例。今后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评和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和节能设施不配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坚决关闭。严肃查处超标排污企业,对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和偷排的行为,一经发现,从严处罚,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且限期内整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和项目,由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实行停贷、停电、停运等措施。对节能和环保审批监管不力和越权审批的,要追究具体责任人直到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对长期违规违法生产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在依法处罚企业的同时,追究当地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失职责任。
逐步提高各类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加强项目统计和信息管理,实行项目公告制度,制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积极争取国债和中央预算及中央财政资金,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节能环保能力建设。同时,要积极开展节约和替代能源、能量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重点产品节能和排污监测、监控等关键和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加强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矿废气等工业废物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列入全区的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要逐步搭建起相对完整的产业循环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循环流程体系,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互助、乐都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朝着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发展。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旅游、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水平,促进现代物流、通信和网络服务、科技服务以及工程咨询、资产评估、法律、会计、质量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大力推进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发展潜力、前景良好的农畜产品、果品、蔬菜保鲜等加工业,使之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定比重。各县和各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引导和推动资源型产业从单一开采、单一产品向延伸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可利用资源”的良性循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防止盲目性开发和低水平利用。鼓励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加快推进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实心粘土砖。鼓励和引导企业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逐步扩大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
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全面推进其他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控制全区能耗和排放总量。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重点抓好城镇商业建筑及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节能工作,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严格执行《海东地区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继续推进节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和节能型农业机械。全力推动党政机关、社会公共场所、商业和民用节能,重点抓好照明系统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应用高效节电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进一步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旱作农业技术,节约水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能源新途径,发展农村沼气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和建设步伐,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整合供热资源,推进节能减排。
订阅:
评论 (Atom)